尺蠖之屈的成语故事


尺蠖之屈

拼音chǐ huò zhī qū

基本解释尺蠖:虫名,体长约二三寸,屈伸而行。尺蠖的弯曲。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。

出处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尺蠖之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尺蠖之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泰山不辞土壤,故能成其高 太平天国·洪秀全《原道醒世训》:“是以泰山不辞土壤,故能成其高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楚楚可爱 郁达夫《沉沦》:“庭内的假山如花草,布置得楚楚可爱。”
东征西讨 唐 杨炯《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》:“至如出车授钺,东征西讨,孤虚向背。”
哑子吃黄连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三回:“正是哑子吃黄连,苦在自肚里,敢怒不敢言。”
书记翩翩 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元瑜书记翩翩,致足乐也。”
大肆挥霍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烟消云散》:“自己依旧大肆挥霍,三千两银子还一个人情债,简直毫无心肝。”
闭门塞户 见“闭门塞窦”。
毛羽未丰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毛羽不丰满者,不可以高飞。”
半解一知 宁调元《燕京杂诗》:“半解一知天下士,千歧百辙釜中鱼。”
跨者不行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24章:“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