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如鸡肋的成语故事


味如鸡肋

拼音wèi rú jī lèi

基本解释鸡肋:鸡的肋骨,没有肉,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。比喻事情不做可惜,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。

出处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味如鸡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味如鸡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缠绵床第 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17节:“弱冠而后,则又缠绵床第,以耗其精力。”
心口相应 唐·慧能《坛经·般若品》:“口念心行,则心口相应。”
揎拳裸臂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先把棺木放在一门厢房里,然后揎拳裸臂,跨入房中,教玉英姊妹走开。”
琴剑飘零 明 钱晔《赠周歧凤》:“琴剑飘零西复东,旧游清兴几时同?”
搜奇访古 《宣和画谱·山水·高克明》:“喜游佳山水,搜奇访古,穷幽探绝,终日忘归。”
巨奸大猾 唐·韦嗣立《论刑法多滥疏》:“务于穷竟,连坐相牵,数年不绝,遂使巨奸大猾,伺隙乘间。”
赏罚分审 《隶释·汉成阳令唐扶颂》:“赏罚分审,白黑著明。”
熟视无覩
龙归大海
旁午走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