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巢无完卵的成语故事


覆巢无完卵

拼音fù cháo wú wán luǎn

基本解释覆:翻倒。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。比喻灭门大祸,无一幸免。又比喻整体毁灭,个体也不能幸存。

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大人,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覆巢无完卵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覆巢无完卵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嫉闲妒能 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。”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妒贤嫉能,御下蔽之。”
匪伊朝夕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我有志,匪伊朝夕。”
生佛万家 宋·戴翼《贺陈待制启》:“福星一路之歌谣,生佛万家之香火。”
危于累卵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当是时,魏危于累卵,天下之士相从谋。”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。”《后汉书·申屠刚传》:“国家危弱,奸谋不禁;六极之效,危于累卵。”
剜肉补疮 唐 聂夷中《伤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。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”
遵养晦时 唐·陈子昂《感遇》诗之十一:“浮云不足贵,遵养晦时文。”
嗣不顾臊
箇中人家
蒲龙艾虎
一天好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