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井下石的成语故事


落井下石

拼音luò jǐng xià shí

基本解释看见别人落在井里;还往井下丢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;加以打击、陷害。

出处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落井下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落井下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震耳欲聋 沙汀《呼嚎》:“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,而超越这个,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。”
半路出家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
角巾东路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’”
徒读父书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括徒能读其父书,不知合变也。”
三头六臂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》:“三头六臂擎天地,愤怒那吒扑帝钟。”
聊以塞责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我素乏捷才,且不长于吟咏,姐妹辈素所深知;今夜聊以塞责,不负斯景而已。”
凤鸣鹤唳
所向皆靡 《东观汉记》:“贾复于是被羽先登,所向皆靡。”
罚不及众
久候不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