韬光养晦的成语故事


韬光养晦

拼音tāo guāng yǎng huì

基本解释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
出处《荡寇志》第76回:“贤侄休怪老夫说,似你这般人物,不争就此罢休。你此去,须韬光养晦,再看天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韬光养晦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韬光养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颠倒衣裳 《诗经 齐风 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。颠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”
慢工出细活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灯火楼台》:“只要不限辰光,‘慢工出细活’一定的道理。”
太仓一粟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;但恐太仓一粟,无济于事。”
潜光隐耀 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又南山四皓有园公、夏黄公,潜光隐耀,世嘉其高,皆悉称公。”
至大至刚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”
鱼龙曼衍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剿土匪鱼龙曼衍,开保案鸡犬飞升。”
周急济贫 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四折:“我怎敢便忘了你那周急济贫时。”
洗兵牧马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乾佑元年》:“吾洗兵牧马,坐食转输,温饱有余。”
坐树无言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异为人谦退不伐……每所止舍,诸将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’。”
再三在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