傲贤慢士的成语故事

拼音ào xián màn shì
基本解释贤:有才德的人。士: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。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。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何期逆贼恣逞奸雄,傲贤慢士,故特来见明公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傲贤慢士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傲贤慢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知行合一 |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只是个冥行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……某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。” |
面面俱到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7回:“他八股做得精通,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。” |
霁月光风 | 宋陈亮《谢罗尚书启》:“霁月光风,终然洒落。” |
狡兔死,良犬烹 | 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三回:“吾闻‘狡兔死而良犬烹’。敌国如灭,谋臣必亡。” |
歪嘴和尚瞎念经 | |
养儿代老,积谷防饥 |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小姐谏父》:“爹爹,正是养儿代老,积谷防饥。” |
万代一时 | 《梁书·陈伯之传》:“三仓无米,东境饥流,此万代一时也,机不可失。” |
折节礼士 | 《明史·张居正传》:“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,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。” |
连声诺诺 | |
澌灭无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