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不一存的成语故事


百不一存

拼音bǎi bù yī cún

基本解释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。表示丧失殆尽。

出处北周 宇文逌《<庾信集>序》:“昔在阳都,有集十四卷,值太清罹乱,百不一存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百不一存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百不一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过甚其词 茅盾《子夜》:“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甚其词。”
魂牵梦萦 宋 刘过《醉太平》词:“思君忆君,魂牵梦萦。”
辙乱旗靡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庄公十年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”
梯山栈谷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:“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,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,莫不备写情形,审求根实。”
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0回:“正是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!公子听得仔细,即心中转道:‘奇怪,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?’”
一目数行 清·钮琇《觚剩续编·英豪举动》:“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,试卷皆亲自批阅。阅则连长几于中堂,鳞摊诸卷于上,左右置酒一坛,剑一口,手操不律,一目数行。”
绸缪未雨 《诗经·豳风·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
略地攻城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焚卷》:“十万伍雄兵飞将,皆能略地攻城。”
无精嗒彩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,无精嗒彩地低垂着。”
以筳撞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