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不一存的成语故事

拼音bǎi bù yī cún
基本解释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。表示丧失殆尽。
出处北周 宇文逌《<庾信集>序》:“昔在阳都,有集十四卷,值太清罹乱,百不一存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百不一存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百不一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物是人非 | 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节同时异,物是人非,我劳如何!” |
天昏地惨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21回:“只见天昏地惨,东西南北,茫然不辨。” |
柴米夫妻 | 明 顾起元《客座赘语 谚语》:“柴米夫妻,酒肉朋友,盒儿亲戚。” |
异曲同工 |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子云相如,同工异曲。” |
印把子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59回:“我也说继之丢了一个印把子,得了个儿子,只好算秤钩儿打钉——扯直罢了。” |
势倾朝野 | 《魏书 卢玄传》:“时灵太后临朝,黄门侍郎李神轨势倾朝野,求结婚姻。” |
临深履冰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能事过乎俭,临深履冰,居安不忘乘奔之戒,处存不废虑亡之惧。” |
洗垢匿瑕 | |
高絙百尺 | |
巧思成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