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不辞难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ì bù cí nàn
基本解释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容许躲开危难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仁不异远,义不辞难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义不辞难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义不辞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担惊受怕 | 元 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俺出门红月乍平西,归时犹未夕阳低,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。” |
畏影恶迹 | 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而迹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离身。” |
头梢自领 |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三折:“这妮子更敢有四星,把体面妆沉,把头梢自领。” |
日陵月替 |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君道》:“徵曰:‘观自古帝王,在于忧危之间,则任贤受谏。及至安乐,必怀宽怠,言事者惟令兢惧,日陵月替,以至危亡。’” |
蹈锋饮血 | 清·吴敏树《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》:“公骤起乡闾,捐家室,誓徒旅,蹈锋饮血,其军最为雄健矣。” |
连舆接席 | 《梁书·昭明太子统传》:“望苑招贤,华池爱客,连舆接席。” |
深沟固垒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回:“我兵兼程而进,疲劳未息,宜深沟固垒,待诸侯兵集,然后合攻。” |
避嚣习静 | 《追求》:“现在她已经住在医院里,既然不是有病,那就有点避嚣习静的意味了。” |
遮吒迦鸟 | |
下笔风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