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利即有一弊的成语故事

拼音yǒu yī lì jì yǒu yī bì
基本解释弊:弊病,害处。在这一方面有好处,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。
出处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46回:“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,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有一利即有一弊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有一利即有一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针针丛棘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后小山下,怪石乱卧,针针丛棘,青麻头伏焉。” |
扣槃扪烛 | 宋 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槃。’扣槃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’扪烛而得其形。他日揣籥,以为日也。” |
一口一声 |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回:“西门庆那里肯,一口一声只叫‘姑娘请受礼。’” |
儒雅风流 |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脱套》:“方巾与有带飘巾,同为雅者之服。飘巾儒雅风流,方巾老成持重。” |
力困筋乏 | 元·贾仲名《升仙梦》第三折:“如今容颜瘦,倒不如辛勤还家罢,我如今力困筋乏。” |
炊金爨玉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白饭青刍,待仆马之厚;炊金爨玉,谢款客之隆。” |
和如琴瑟 |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 |
入国问禁 | |
一日千丈 | 孙中山《革命原起》:“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,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。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,其进步之速,有出人意表者矣。” |
十世宥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