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邪从正的成语故事

拼音qì xié cóng zhèng
基本解释谓抛弃邪行,归向正道。
出处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为后帝伐魏诏》:“有能弃邪从正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,国有常典,封宠大小,各有品限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弃邪从正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弃邪从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千里迢迢 |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》:“辞亲别弟到山阳,千里迢迢客梦长。” |
荣辱得失 | 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:“此身常放在闲处,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?” |
战战慄慄 | 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恒战战慄慄,不忘戒惧,所以欲永终天禄,恐为将来坚圣之驱除也。” |
兜头盖脸 | 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还拿起擀面杖,兜头盖脸一顿打。” |
著书立言 | 明·李贽《焚书·童心说》:“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,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?” |
偭规错矩 |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离骚》:“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” |
感同身受 | 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:“小方壶主人承招致,俾不至有臣朔之饥,感同身受。” |
椎拍輐断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椎拍輐断,与物宛转。” |
齐世庸人 | |
救患分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