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山窜海的成语故事


投山窜海

拼音tóu shān cuàn hǎi

基本解释山、海,荒凉边远之地。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。

出处唐 李白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:“若使事得其实,罪当其身,则将浴兰沐芳,自屏于烹鲜之地,惟君侯死生!不然,投山窜海,转死沟壑,岂能明目张胆,托书自陈耶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投山窜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投山窜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指日可待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。”
依法砲制
年谷不登 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岁凶,年谷不登。”
若隐若显 宋 赵佶《宣和画谱 山水三》:“作《风烟欲雨图》,非阴非霁,如梅天雾晓,霏微暗霭之状,殊有深思,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,若隐若显,不能穷也。”
刻画无盐,唐突西施 《晋书·周顗传》:“庚亮尝谓顗曰:‘诸人咸以君方乐广。’顗曰:‘何乃刻画无盐,唐突西施也。’”
当之有愧 宋·欧阳修《回丁判官书》:“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;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。”常用自谦之辞。
众口交攻 《明史·王应熊传》:“言陛下召应熊,必因其秉国之日,众口交攻,以为孤立无党,孰知其同年密契,肺腑深联。”
前所未知
云罗天网 唐·王绩《答冯子华处士书》:“所恨姚义不存,薛生已殁,使云罗天网有所不该,以为叹恨耳。”
蒿目时艰 庄周《庄子 骈拇》:“今世之仁人,蒿目而忧世之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