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遁鸣高的成语故事

拼音fēi dùn míng kāo
基本解释飞遁:指隐退。远离尘俗,自鸣清高。
出处三国·魏·曹植《七启》:“飞遁离俗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飞遁鸣高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飞遁鸣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多情多感 | 宋·蔡伸《柳梢青》词:“丁香露泣残枝,算未比、愁肠寸结。自是休文,多情多感,不干风月。” |
治不忘乱 | 《易经·系辞下》:“是故,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 |
桑榆晚景 | 宋·苏轼《罢登州谢杜宿州启》:“桑榆晚景,忽蒙收录之恩。” |
开门延盗 | 清·魏源《筹海篇·议守上》:“所谓诱贼入内河者,谓兵炮地雷,水陆埋伏,如设阱以待虎,设罾以待鱼,必能制其死命,而后纵其入险,非开门延盗之谓也。” |
打闷葫芦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恐把仙机泄漏,遂掩了卷册,笑向宝玉道:‘且随我去游玩奇景,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。’” |
重兴旗鼓 | 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现下招集人才,团练军马,倘有机会可乘,一定重兴旗鼓。” |
持正不挠 | 《明史·蒋冕传》:“冕当正德之季,主昏政乱,持正不挠,有匡弼功。” |
言多伤幸 | 元·石德玉《紫云庭》第一折:“他那里问言多伤幸,絮得些家宅神长是不安宁。” |
临水登山 | 唐·杨炯《送并州旻上人诗序》:“况乎人生天地,岳镇东驱,良时美景,始云蒸电激,临水登山,忽风流而雨散。” |
一览全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