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隅之地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 yú zhī dì
基本解释隅:角落。形容地域狭小。
出处《南史·王弘传论》:“晋自中原沸腾,介居江左,以一隅之地,抗衡上国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一隅之地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一隅之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钟馗捉鬼 | 宋·王莹《群书类编故事·梦钟馗》:“钟馗捉鬼。” |
人仰马翻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赵家一门大小,日夜忙碌,早已弄得筋疲力尽,人仰马翻。” |
同声相求 | 唐·萧颖士《江有归舟》:“同声相求,尔后我先,安得而不问哉?” |
固执成见 | 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,那就拉倒。” |
跌荡不拘 | 明 袁黄、王世贞《纲鉴合编 宋纪 武帝》:“八月,宋主杀中书令王僧达,僧达幼聪警能文,而跌荡不拘。” |
禁暴正乱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,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。” |
不干好事 | |
良金美玉 | 《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》:“李峤、崔融、薛稷、宋之问之文,如良金美玉,无施不可。” |
继绝存亡 | 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”《公羊传·僖公十七年》:“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,故君子为之讳也。” |
六出祁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