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迹昭著的成语故事


恶迹昭著

拼音è jì zhāo zhù

基本解释昭著:显著,明显。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形容罪行严重。

出处宋·郑刚中《北山文集·答潼川路于提刑》:“但先列罪人之词,而继之以今来勘状,则恶迹昭著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恶迹昭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恶迹昭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斗南一人 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狄公之贤,北斗之南,一人而已。”
一弹指顷 《翻译名义集 时分》:“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。”
公私兼顾 毛泽东《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》:“在公私关系上,就是‘公私兼顾’,或叫‘军民兼顾’。”
内省不疚 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?”
明堂正道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温柔安静,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他,才摆酒请客的费事,明堂正道的给他做了屋里人。”
海涯天角 明·刘基《声声慢·咏愁》词:“雨冷云昏日暮,海涯天角轻衾。”
扑作教刑 《尚书·舜典》:“象以典型,流宥五刑,鞭作官刑,扑作教刑,金作赎刑。”
予智予雄 范文澜 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:“他是一个极骄贪的人,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,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,因之,予智予雄,任性妄为。”
羊破菜园
声偶擿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