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刑不戮的成语故事

拼音míng xíng bù lù
基本解释指刑罚严明,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杀。
出处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故禁奸止过,莫若重刑;刑重而必得,则民不敢试,故国无刑民。国无刑民,故曰:‘明刑不戮。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明刑不戮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明刑不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鼎足而三 | 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 崔秀才》:“内则一妻一女一子,鼎足而三焉。” |
三折肱,为良医 | 《左传·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,知为良医。” |
鱼跃鸢飞 | 《诗经 大雅 旱麓》: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” |
抱枝拾叶 | 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人既发扬踔厉矣,则邦国亦以兴起。奚事抱枝拾叶,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?” |
含章挺生 | 晋·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王褒炜烨而秀发,扬雄含章而挺生。” |
众毁销骨 | 宋 李纲《宫词谢表》:“众毁销骨,虽贻投抒之嗟;太阳中天,必冀容光之照。” |
风宿水餐 | 明·邵璨《香囊记·题诗》:“烟波万里谁为伴,忘机数点白鸥闲,东西没牵绊,风宿水餐。” |
流血飘丘 | |
郑公听履 | |
以附骥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