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听偏信的成语故事


偏听偏信

拼音piān tīng piān xìn

基本解释偏:只注重一方面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;就以为真;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;方法不妥当。

出处汉 王符《潜夫论 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偏听偏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偏听偏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前车之鉴 汉 刘向《说苑 善说》:“《周书》曰:‘前车覆,后车戒。’”
朝成暮毁 《宋书 少帝记》:“穿池筑观,朝成暮毁,征发工匠,疲极兆民。”
目断魂消 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辞母》:“只今别去,山长水遥,意匆匆远离膝下,目断魂消。”
返邪归正 唐·谭铢《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》;“由此八关,返邪归正,成佛之境矣。”
不失圭撮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律历志上》:“量多少者不失圭撮。”
因事制宜 西汉 班固《汉书 韦贤传》:“明王之御世也,遭时为法,因事制宜。”
尸禄素飡
连蒙带骗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要是他再滑一点,连蒙带骗,常常使点坏心眼,在这么个兵荒马乱的年月,就不说飞黄腾达吧,总不至于丢差事。”
悬军深入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纪·孝武帝太元八年》:“谢玄遗使谓阳平公融曰:‘君悬军深入,而置阵逼水,此乃持久之计,非欲速战者也。’”
衆口如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