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灾人祸的成语故事


天灾人祸

拼音tiān zāi rén huò

基本解释天:自然。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。也比喻害人精(骂人的话)。

出处元 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四折:“屠世雄并无此事,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,假称屠世雄的么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天灾人祸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天灾人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倍道而进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回:“曹兵闻失兖州,必然倍道而进,待其过半,一击可擒也。”
左提右挈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》:“夫以一赵尚易燕,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,而责杀王之罪。”
寂寂无闻 清 钱学伦《语新》上卷:“虽与予居不远,几年来寂寂无闻。”
性命关天 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出了差错,性命关天。王姑娘,叩头接旨吧。”
蚁溃鼠骇 唐 柳宗元《剑门铭序》:“左师出于剑门,大攘顽嚚,谕引劫胁,蚁溃鼠骇,险无以固,收夺利地,以须王师。”
覆巢毁卵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:“夫覆巢毁卵,则凤凰不至。”
颐性养寿 《文选·嵇康〈幽愤诗〉》:“永啸长吟,颐性养寿。”李善注:“《尔雅》曰:颐,养也。”
视如寇仇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
韬声匿迹 晋·挚虞《征士胡昭赞》:“投簪卷带,韬声匿迹。”
小道大成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