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虑困心的成语故事

拼音héng lǜ kùn xīn
基本解释形容费尽心思。语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”
出处语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困於心,衡於虑,而后作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衡虑困心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衡虑困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扪心无愧 | 唐 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:“不忍曲作钩,乍能折为玉。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 |
跋前踬后 | 唐 韩愈《昌黎集 进学解》:“然而公不见信于人,私不见助于友。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”。 |
尽其在我 | 清·王韬《书重刻<弢园尺牍>后》:“夫今时之所急,亦惟辑强邻、御外侮而已,二者要惟先尽其在我耳。” |
顿纲振纪 | 《资治通鉴·周显王四十八年》:“夫贤者,其德足以敦化正俗,其才足以顿纲振纪。”胡三省注:“顿,谓整顿。” |
溺爱娇宠 | |
蜚凶流尸 | |
赃官汚吏 | |
位望通显 | |
擅行不顾 | |
金齑玉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