迁怒于人的成语故事


迁怒于人

拼音qiān nù yú rén

基本解释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。

出处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”朱熹注:“怒于甲者,不移于乙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迁怒于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迁怒于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钩金舆羽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金重于羽者,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。”
枷脰械手 唐·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取之江中,枷脰械手。”
身首分离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,暴骨草泽。”
精细入微
濮上桑间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九回:“岂不闻瓜田李下,君子不居,濮上桑间,诗人所刺!”
宽仁大度 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记》:“宽仁而爱人喜施,意豁如也,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”
拖紫垂青 《续古文苑·大隋车骑秘书郎张君之铭》:“昔年慷慨,拖紫垂青。”
素车白马 《尸子》上卷:“汤之救旱,乘素车白马,著布衣,婴白茅。”
笔记小说
文川武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