捐残去杀的成语故事


捐残去杀

拼音juān cán qù shā

基本解释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。
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夫报忿除害,捐残去杀,朕之所图于将军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捐残去杀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捐残去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饿殍遍野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羊羔美酒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我虽比他尊贵,但绫锦纱罗,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,羊羔美酒,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。”
沧海横流 《晋书 王尼传》:“沧海横流,处处不安也。”
窝囊废 清·石玉昆《续小五义》第七回:“哥哥,这个人敢是窝囊废,不然,我们给他讲个人情吧。”
雕镂藻绘 明·方孝孺《读<法言>》:“子云为此书,尝自拟《论语》……《论语》述圣人言行,犹天地之化,子云方且窃之焉,雕镂藻绘而蕲类之,其僭甚哉!”
百业萧条 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》:“在一切蒋介石统治区域,贪污遍地,特务横行,捐税繁重,物价高涨,经济破产,百业萧条,征兵征粮,怨声载道。”
顶踵捐糜
安详恭敬 宋 朱熹《小说 嘉言》:“教育小儿,先要安详恭敬。”
纷纷攘攘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十八:“杨八老看见乡村百姓,纷纷攘攘,都来城中逃难。”
塞翁之马 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序一:“嗟乎嗟乎!廿年幻梦,如此收场;万里故乡,罔知所适。若论祸福,塞翁之马难知;语到死生,庄子之龟未卜。叹浮生其若梦,为欢几何?抚结局以如斯,前尘已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