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智遗身的成语故事

拼音qì zhì yí shēn
基本解释谓不与人斗智争利,忘记自身的存在。
出处三国·魏·嵇康《赠兄秀才入军诗》:“琴诗自乐,远游可珍。含道独往,弃智遗身。寂乎无累,何求于人?”
暂未找到成语弃智遗身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弃智遗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路风尘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国舅老爷大喜!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。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,说今日大驾归府,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,不知赐光谬领否?” |
刻骨铭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 |
壁间蛇影 | 明 唐顺之《答王龙溪郎中书》:“若于此处稍参不破,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,足以生疑而致病。” |
支离破碎 | 元 许谦《白云集》:“近代以文辞取士,而不考其实,惟务雕镌镂刻,破碎支离,波淫邪遁之辞,靡所不至。” |
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5回:“这才是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。我才脱了天条死难……又撞着这般恶魔,他来害我!” |
佹得佹失 | 王闿运《铜官行寄章寿麟题旧感图》诗:“凭君莫话艰难事,佹得佹失皆天意。” |
利令智昏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赞》:“鄙语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平原君贪冯亭邪说,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,邯郸几亡。” |
恶事行千里 |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六:“所谓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 |
传诵一时 | 鲁迅《洋服的没落》:“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……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。” |
鸟惊兽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