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尊就卑的成语故事


屈尊就卑

拼音qū zūn jiù bēi

基本解释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。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。


暂未找到成语屈尊就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屈尊就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未老先衰 唐 白居易《叹发落》诗:“多病多愁心自知,行年未老发先衰。”
兵来将迎,水来土堰 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楔子:“自古道兵来将迎,水来土堰,他若领兵前来,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。”
怒猊渴骥 《新唐书·徐浩传》:“始,浩父峤之善书,以法授浩,益工。尝书四十二幅屏,八体皆备,草隶尤工,世状其法曰‘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。’云”
以虚为实,以实为虚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32章:“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,深知逆贼狡计甚多,常常以虚为实,以实为虚。”
逆阪走丸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:“若欲辅难佐之朝,雕朽败之木,是犹逆坂走丸,迎风纵槕,岂云易哉!”
腥风醎雨
渺然一身 宋·陈亮《与石应之》:“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,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!”
七步奇才 清·程允升《幼学故事琼林·文事》:“七步奇才,羡天才之敏捷。”
拒谏饰非 荀况《荀子 成相》:“拒谏饰非,愚而上同,国必祸。”
风生水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