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死不辞的成语故事


万死不辞

拼音wàn sǐ bù cí

基本解释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。表示愿意拼死效劳。辞:推辞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:“但有使令,万死不辞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万死不辞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万死不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可乘之机 《晋书 吕篡传》:“宜缮甲养锐,劝课农殖,待可乘之机,然后一举荡灭。”
艳曲淫词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2回:“至乐,则尽放郑声,以复雅乐,琵琶弦索,艳曲淫词,付之祖龙一炬。”
秦晋之好 元 乔梦符《两世姻缘》:“末将不才,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,亦不玷辱了他,他如何便不相容。”
阴疑阳战 《周易 坤》:“阴疑于阳必战。”
天渊之隔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五卷:“那徐言、徐召虽也挣起些田产,比着颜氏,尚有天渊之隔,终日眼红颈赤。”
浮家泛宅 《新唐书 隐逸传 张志和》:“愿为浮家泛宅,往来苕霅间。”
走为上策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四回:“李助道:‘事已如此,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!’”
衆寡不敌
忧民忧国
三九之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