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头獐脑的成语故事


兔头獐脑

拼音tù tóu zhāng nǎo

基本解释獐:牙獐。形容人的面貌猥琐。

出处《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》:“暴敛横征,野皆狼心狗行之吏,卖官鬻爵,朝尽兔头獐脑之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兔头獐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兔头獐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革旧从新 《魏书·食货志》:“今革旧从新,为里党之法,在所牧守,宜以喻民,使知去烦即简之要。”
像模像样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番调动,老爷可必得像模像样答上头的情才使得呢。”
仇人相见,分外眼明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六十八回:“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,径到大寨。宋江看了大喜,仇人相见,分外眼明。”
苦不可言 宋 李昌龄《乐善录 刘贡父》:“晚年得恶疾,须眉堕落,鼻梁断坏,苦不可言。”
孤立无援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班超传》:“焉耆以中国大丧,遂功没都护陈睦。超孤立无援,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。”
蝇攒蚁聚 《天雨花》第十五回:“今据尔等言明白,不过为此些些小事情,本来都是良百姓,只为着心坚奉佛神,要杀教主一个人,是以蝇攒蚁聚这般行。”
江淮河汉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水由地中行,江、淮、河、汉是也。”
声泪俱发 唐·裴度《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》:“每一言一誓,声泪俱发。”
纤芥无遗
握沐吐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