摧志屈道的成语故事


摧志屈道

拼音cuī zhì qū dào

基本解释摧:摧折,放弃;道:道德。抛弃理想追求,失去道义节操。形容身处逆境,不能守操如一

出处《宋书·隐逸传论》:“夫独往之人,不能摧志屈道,借誉期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摧志屈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摧志屈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荒诞不经 明 张岱《家传》:“与人言多荒诞不经,人多笑之。”
先发制人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项籍传》:“先发制人,后发制于人。”
碎玉零玑 燕谷老人《续孽海花》楔子:“当时汪柳门吴清卿等诸名士,时时自苏来常,诗酒流连,吟余醉后,碎玉零玑,文壁绮窗,墨痕狼藉。”
欲壑难填 《国语 晋语八》:“叔鱼生,其母视之,曰:‘是虎目而豕啄,鸢肩而牛腹,溪壑可盈,是不可餍也,必以贿死。’”
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乡党》:“斋必变食,居必迁坐。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”
心地狭窄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听得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狭窄,安不得人。”
见骥一毛 战国·鲁·尸佼《尸子》下卷:“见骥一毛,不知其状;见画一色,不知其美。”
探奇穷异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小生一时探奇穷异,实出无心,若是就了此亲,外人不晓得的,尽道小生是有所贪求而为此,反觉无颜。”
养精储锐
不遗葑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