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善若流的成语故事


从善若流

拼音cóng shàn ruò liú

基本解释见“从善如流”。

出处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从善若流,尚恐不逮,饰非拒谏,祸可既乎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从善若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从善若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小人得志 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
一去不复返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”
恨之入骨 晋 葛洪《<抱朴子外篇>自序》:“见侵者则恨之入骨,剧于血仇。”
散马休牛 《书·武成》:“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”。蔡沈集传引《乐记》:“武王胜商,渡河而西,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,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”。
引重致远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
负德背义 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四回:“[申侯]今又以国媚楚,使子之君,负德背义,自召干戈,祸及民社。”
流水落花 南唐 李煜《浪淘沙》词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”
讬孤寄命
切切实实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七回:“你来倒是切切实实的做两首罢!”
盖棺事已 唐·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盖棺事则已,此志常觊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