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树人的成语故事


百年树人

拼音bǎi nián shù rén

基本解释百年:形容时间长;树:栽培;造就;人:指人才。形容人才的培养不容易;需要很长时间。也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。

出处先秦 管仲《管子 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莫如树木,终身之计莫如树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百年树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百年树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气味相投 宋 葛长庚《水调歌头》:“天下云游客,气味偶相投。暂时相聚,忽然云散水空流。”
水尽山穷 北周·庾信《宇文常神道碑》:“山穷水断,马束桥飞。”
鸢肩鹄颈 李涵秋《杂咏》之三:“鸢肩鹄颈作诗苦,寒不能衣饥不煮。”
五谷不分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
说家克计 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有一等妇女每相随,并不说家克计,则打听些闲是非。”
遐迩知名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细柳》:“时福为中丞所宠异,故遐迩皆知其名。”
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卷:“怎么说福不可享尽?常言道:‘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。’”
半瓶子醋 杨朔《我的改造》:“可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我,这些年转弯抹角的,直到现在还是个半瓶子醋。”
睹貎献飧
末学后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