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莛叩钟的成语故事


以莛叩钟

拼音yǐ tíng kòu zhōng

基本解释莛:草茎。原意是钟的音量大,用草茎去敲,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。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。

出处汉 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以蠡测海,以莛撞钟,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以莛叩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以莛叩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语不惊人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
顺藤摸瓜 《人民日报》1982.6.30:“由此顺藤摸瓜,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。”
珠圆玉润 明 汪珂玉《珊瑚网 名画题跋》:“黄鹤仙翁寄余诗画,两学贤友俱有和章,明窗展玩,珠圆玉润,照耀后先。”
翩翩风度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八回:“早有那般世谊同年,见他翩翩丰度,蔼然可亲,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。”
必以情
铜筋铁肋 明·宋濂《秦士录》:“天生一具铜筋铁肋,不使立勋万里外,乃槁死三尺蒿下,命也,亦时也。”
粗具梗概 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14篇:“惟文笔则远不逮,词不达意,粗具梗概而已。”
贪欢逐乐 《敦煌变文集·父母恩重经讲经文》:“贪欢逐乐无时歇,打论摴蒲更不休。”
没斤没两
展转推托 明·瞿佑《剪灯新话·三山福地志》:“展转推托,遂及半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