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事而惧的成语故事


临事而惧

拼音lín shì ér jù

基本解释临:遭遇,碰到;惧:或惧。遇事谨慎戒惧。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必也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者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临事而惧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临事而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伏低做小 元 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二折:“他立下功劳,怎肯伏低做小。”
汗流浃肤 宋·洪迈《夷坚乙志·青童神君》:“[深父]梦若至诸天阁下……有人挤之,坠潭中,蹶然而寤,汗流浃肤。”
狡兔三穴 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乃是狡兔三穴,自为潜身之计。”
沟满濠平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4回:“见他们一个个蹲在地下,吃了个狼餐虎咽,沟满壕平。”
兵已在颈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5回:“夷吾曰:‘此辈兵已在颈,尚欲累人耶?’”
强得易贫 叶圣陶《文心》:“结果必然不成东西,徒然使自己后悔,供人家嘲笑,这便是‘强得易贫’了。”
引日成岁 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众之思公,引日成岁,愿勿稽留,以慰众望也。”
向隅之泣 宋·陈亮《谢陈侍郎启》:“宁失不经,忍视向隅之泣。”
黑脖溜粗
佯羞诈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