峣峣易缺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áo yáo yì quē
基本解释峣峣:高直的样子;缺:损坏。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。
出处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常闻语曰:‘峣峣者易缺,皦皦者易污。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峣峣易缺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峣峣易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苟合取容 | 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四者无一遂,苟合取容,无所短长之效,可见于此矣。” |
禁暴诛乱 | 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其强也,禁暴诛乱而天下服;其弱也,五伯征而诸侯从。” |
名列前茅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蔿敖为宰,择楚国之令典,军行,右辕,左追蓐,前茅虑无,中权,后劲。” |
民穷财匮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一回:“本处万山环列,易于哨聚,又值水旱频仍,民穷财尽,人心思乱。” |
寝皮食肉 |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然二子者譬于禽兽,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。” |
慕古薄今 | 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词曲 音律》:“贵远贱近,慕古薄今,天下之通情也。” |
躬行实践 | 明·张居正《请申归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》:“躬行实践,以需他日之用。” |
简练揣摩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得太公《阴符》之谋,伏而语之,简练以为揣摩。” |
招之不来 | |
寻争寻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