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缺乌沉的成语故事


兔缺乌沉

拼音tù quē wū chén

基本解释犹兔走乌飞。

出处唐·罗邺《冬日寄献庾员外》:“却思紫陌觥筹地,兔缺乌沉欲半年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兔缺乌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兔缺乌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博闻强志 先秦 荀况《荀子 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。”
孳孳不息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沈深好学,孳孳不息。”
无敌于天下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无敌于天下者,天吏也。”
一脉相通 鲁迅《花边文学·谁在没落》:“倘说:中国画和印象主义有一脉相通,那倒还说得下去的。”
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闵公元年》:“不去庆父,鲁难未已。”
肘见踵决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捉衿而肘见,纳履而踵决。”
暑来寒往 南朝 梁 陆倕《石阙铭》:“暑来寒往,地久天长,神哉华观,永配无疆。”
朝梁暮晋 五代冯道为相,历五朝八姓,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。自号长乐老,着《长乐老自叙》,历陈官爵以为荣,时论卑之。元刘因有《冯道》诗讽之曰:“亡国降臣固位难,痴顽老子几朝官。朝梁暮晋浑闲事,更舍残骸与契丹。”
钦敬之忱 毛泽东《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》:“我们对于所有这样的军队,特别是在前线抗战的军队,都是具有钦敬之忱的。”
脑袋瓜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