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于死地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ì yú sǐ dì
基本解释置:安放;死地:无处可走的地方。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。比喻彻底击败对方。
出处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篇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而后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置于死地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置于死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| |
怒气冲冲 |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十二回:“[钱同秀]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,说道:‘好好,你们做了一路!’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。” |
鹤背扬州 | 南朝·梁·殷芸《小说》卷六:“有客相从,各言所志:或原为扬州刺史,或原多赀财,或原骑鹤上升,其一人曰:‘腰缠十万贯,骑鹤上扬州。’欲兼三者。” |
吐肝露胆 | 明·李贽《复京中友朋》:“我既真切向道,彼决无有厌恶之理……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。” |
蓬头赤脚 | 明 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一回:“被人打得蓬头赤脚,衣裳粉碎。” |
说亲道热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6回:“可恨宝姐姐、琴妹妹天天说亲道热。” |
别有企图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3章:“他拦住她,心里已经别有企图。” |
三好两歹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虔婆道:‘也常时三好两歹的,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。’” |
蛤蟆夜哭 | 《艾子杂说》:“复闻有言曰:‘吾今幸无尾,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。” |
老成典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