砭庸针俗的成语故事


砭庸针俗

拼音biān yōng zhēn sú

基本解释砭:古代治病用的石针,治疗。救治凡庸鄙陋。

出处清 龚炜《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》:“其论足以扶教维风,其文足以砭庸针俗,卓识大力,一空当世作者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砭庸针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砭庸针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指名道姓 张天民《创业》:“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,毫不容情。”
胆大于身 语出《旧唐书·李昭德传》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:“臣观其胆,乃大于身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”
兰芷之室 西汉·戴圣《大戴礼记·曾子疾病》:“与君子游,苾乎如入兰芷之室,久而不闻,则与之化矣。”
抉目东门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抉吾眼置之吴东门,以观越之灭吴也。”
知足常足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。”
冰清玉粹 《初学记》卷十七引晋孙绰《原宪赞》:“原宪玄默,冰清玉粹。志逸九霄,身安陋术。”
刬恶锄奸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他杀人污佛地,我救苦下云端,刬恶锄奸。”
以郄视文 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仰天叹曰:‘夫子之为方也,若以管窥天,以郄视文。越人(扁鹊名)之为方也,不待切脉望色,听声写形,言病之所在。’”
养虎自齧
遮吒迦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