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玉知非的成语故事


伯玉知非

拼音bó yù zhī fēi

基本解释伯玉:蘧瑗,字伯玉,春秋时卫国人;非:不对。比喻知道以前不对。

出处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故蘧伯玉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伯玉知非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伯玉知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泪流满面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回:“言讫,以印绶付之,泪流满面。”
疲精竭力 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理学》:“非文公疲精竭力,更千百年终至漏晦。”
十捉九着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老身这条计,是个上着……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,十捉九着。”
彼众我寡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难一》:“晋文公将与楚人战,召舅犯问之曰:‘吾将与楚人战,彼众我寡,为之奈何?’”
金城汤池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蒯通传》:“边地之城,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”
杖履相从 宋苏轼《和<贫士>》之七:“门生与儿子,杖履聊相从。”
深惟重虑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今天深惟重虑,明太平以弼朕失。”
亟须纠正
负薪之才
从容有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