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言不逊的成语故事


出言不逊

拼音chū yán bù xùn

基本解释言:话;说;出言:说话;逊:谦让;恭顺。说话不客气;没有礼貌。也作“出口不逊。”
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》:“图(郭图)惭,又更谮郃曰:‘郃快军败,出言不逊。’郃惧,乃归太祖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出言不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出言不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偢不倸 明 苏复之《金印记 周氏回家》:“妇婿功名不遂回来,一家不偢不倸。”
背信弃义 《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死无对证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那厮死了,可不好了,你做的个死无对证。”
扫帚星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7回:“你这个小贱人,命带扫帚星!进门不到一年,先扫死了丈夫,再把公公的差使扫掉了。”
翻手是雨,合手是云 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一折:“咱人翻手是雨,合手是云,那尘埃中埋没杀多才俊。”
丰标不凡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有个闻舍人,下在本店,丰标不凡,愿执箕帚。”
酝藉风流 《旧唐书·权德舆传》:“动作语言,一无外饰,酝藉风流,为时称向。”
盛食厉兵 《商君书·兵守》:“壮男之军,使励食厉兵,陈而待敌。”
措置乖方 《清史稿·王茂荫传》:“其措置乖方,人言藉藉,而无敢为皇上言者,或虑无实据也。”
羊左之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