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鸡断尾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óng jī duàn wěi
基本解释断尾:断去尾巴。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。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。
出处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雄鸡断尾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雄鸡断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自利利他 | 《佛遗教经·众生得度》:“自利利他,法皆具足。” |
分文不值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》:“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;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。” |
骂天咒地 | 贾平凹《妊娠》第二章:“后村里纷纷传说谁家老祖宗的墓被盗了,骂天咒地。” |
风号雨泣 | 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“或如风号雨泣,鸟悲兽骇,亡国之恨顿生。” |
一口一声 |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回:“西门庆那里肯,一口一声只叫‘姑娘请受礼。’” |
养痈畜疽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3回:“若彼小人,便始而互相依托,后则互相忌嫉;始而养痈畜疽,后则纵虎放鹰。” |
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 | 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夫人善于自见,而文非一体,鲜能备善,是以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。” |
通才达识 | |
认妄为真 | |
故交新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