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舞足蹈的成语故事


手舞足蹈

拼音shǒu wǔ zú dǎo

基本解释蹈:跳动。两手舞动;两只脚也跳起来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。
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乐则生矣,全则恶可已也。恶可已,则不知足之蹈之,手之舞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手舞足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手舞足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远害全身 《梁书·袁昂传》:“岂若翻然改图,自招多福,进则远害全身,退则长守禄位。”
百端待举 周恩来《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》:“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,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。”
倍日并行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乃弃其步军,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。”
泰然处之 《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》:“而陛下乃泰然处之,若承平无事,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。”
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 清 翟灏《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》:“今年种竹,来年吃笋;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。”
口中蚤虱 《韩非子·七术》:“(王)以临东阳,则邯鄣口中虱也。”
举目皆是 林语堂《思满大人》:“今也不然,举目皆是‘同志’。”
国安民泰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0回:“再拈信香一炷,愿今国安民泰,岁稔年和,三教兴隆,四方宁静。”
允文允武 《诗经 鲁颂 泮水》:“允文允武,昭假烈祖。”
棠苎襕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