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逆不道的成语故事

拼音dà nì bù dào
基本解释逆:背叛;不道: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。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;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。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,大逆无道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大逆不道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大逆不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殷忧启圣 | 晋·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或多难以固邦国,或殷忧以启圣明。” |
不知甘苦 | 春秋 鲁 墨翟《墨子 非攻上》:“少尝苦曰苦,多尝苦曰甘,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。” |
大彻大悟 | 元 郑德辉《立成汤伊尹耕萃》:“盖凡升天之时,先参贫道,授与仙诀,大彻大悟以后,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。” |
目语额瞬 | 明·王志坚《表异录·邑里》:“目语额瞬,言市人精黠也。” |
无其伦比 | 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丁签·边贡》:“海岳之才,无其伦比。” |
枕石嗽流 | 明·唐顺之《送彭通判致仕序》:“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,苟徒枕石嗽流,嘲弄烟月以为旷达,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,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,且非君所以自待也。” |
渔阳参挝 | |
躬身行礼 | |
三尺童蒙 | |
鸿才大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