徘徊歧路的成语故事


徘徊歧路

拼音pái huí qí lù

基本解释徘徊: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;歧路:岔路。在岔道口上来回地走。比喻犹豫不决。

出处唐 骆宾王《代李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若或眷恋穷城,徘徊歧路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徘徊歧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徘徊歧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说东道西 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?”
高谈弘论 晋·袁宏《后汉记》第四卷:“尝疾俗儒高谈弘论,不切时务。”
利不亏义 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委之以货财,淹之以乐好,见利不亏义。”
炳炳麟麟 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帝典阙者已补,王纲弛者已张,炳炳麟麟,岂不懿哉!”
尖担两头脱 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若与了一纸休书,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,这婆娘他若不嫁我呵,可不弄得尖担两头脱。”
群鸿戏海 唐·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:“王羲之书如群鸿戏海。”
南面称孤 《庄子 盗跖》:“凡人有此一德者,足以南面称孤矣。”
班衣戏彩 参见“斑衣戏彩”。
探汤手烂
节同时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