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甘苦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ù zhī gān kǔ
基本解释甘苦:甜和苦,多偏指苦。分不清是甜还是苦。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。
出处春秋 鲁 墨翟《墨子 非攻上》:“少尝苦曰苦,多尝苦曰甘,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不知甘苦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不知甘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进退两难 | 元 郑德辉《周公摄政》第一折:“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,进退两难为。” |
饭蔬饮水 |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於我如浮云。’” |
田父之功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三》:“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,而擅其功……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,有田父之功。” |
离本依末 | 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然而律文烦广,事比众多,离本依末。” |
夏虫不可以语冰 |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 |
角巾私第 | 《晋书 王濬传》:“卿旋旆之日,角巾私第,口不言平吴之事。” |
哑子寻梦 | 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似鳔胶粘住口角,似鱼刺嘎了喉咙,低着头似哑子寻梦。” |
昼吟宵哭 |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[棼冒勃苏]七日而薄秦王之朝,雀立不转,昼吟宵哭,七日不得告。” |
冁然一笑 | 清·汪琬《<渔樵耕牧图>序》:“然后徐展此图,以校其人物风景相似与否,夫也将为之冁然一笑也。” |
喂虎割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