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衣粝食的成语故事

拼音è yī lì shí
基本解释粝:糙米。穿粗劣的衣服,吃糙米做的饭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出处宋·苏轼《礼义信足以成德论》:“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,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,而自为百工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恶衣粝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恶衣粝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药石无效 | 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今太子之病,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。” |
雕梁画栋 | 元 郑廷玉《看钱奴》第三折:“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。” |
心如刀绞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回:“殷郊又见殷洪,心如刀绞,意似油煎。” |
讲经说法 | 《西游记·南游记》第一回:“到今日来,灵山兴旺,今十大弟子,讲经说法。” |
装聋作哑 | 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可怎生装聋作哑?” |
二分明月 | 唐 徐凝《忆扬州》诗: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 |
前歌后舞 | 《尚书大传》第三卷:“师乃慆,前歌后舞。” |
浪迹浮踪 | 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第四折:“想当日恨冲冲,乱离间家业空,浪迹浮踪,水远山重。” |
一系相承 | |
抚今怀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