凿破浑沌的成语故事


凿破浑沌

拼音záo pò hùn dùn

基本解释浑沌:传说中的中央之帝。指违反自然,致成祸害。也指开通耳目,增长人的知识。
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是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凿破浑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凿破浑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随声吠影 汉 王符《潜夫论 贤难》:“谚曰: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”
乐不极盘 东汉 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乐不极盘,杀不尽物。”
以直抱怨
冰清玉洁 西汉 司马迁《与挚伯陵书》:“伏唯伯陵材能绝人,高尚其志,以善厥身,冰清玉洁,不以细行。”
咸阳一炬 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引兵西屠咸阳,杀秦降王子婴,烧秦宫室,火三月不灭。”
刻画入微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,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,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。”
故入人罪 宋·王禹偁《用刑论》:“然见其用刑与古相戾,何者?今法吏所禁之切者曰:‘故出入人罪而已。’”
乐退安贫 唐·司空图《漫书》诗:“乐退安贫知是分,成家报国亦何惭。”
狼突鸱张 清·林则徐《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饷义律缴土凶稿》:“如此狼突鸱张,岂能将就姑容,致贻民害。”
慈恩题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