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巧不成书的成语故事


无巧不成书

拼音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

基本解释比喻事情十分凑巧。

出处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自古道:‘无巧不成书。’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无巧不成书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无巧不成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亦步亦趋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亦驰,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
剜肉医疮 唐 聂夷中《伤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”
进退失踞 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三部第七章:“万一赵季和与之勾结,使其乘我之瑕,蹈我之隙,则我四面皆敌,进退失踞。”
这山望着那山高 明·李开先《词谑》引刘天民曲:“今日不知明日事,这山望着那山高。”
相视而笑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一回:“慧生指与老残看,彼此相视而笑。”
铸木镂冰 宋·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人事中》:“卖浆贩麦,利辄失时,铸木镂冰,初无成日。”
民贼独夫 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:“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,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。”
高明远识 宋·钱世昭《钱氏私志·蔡鲁公》:“公高明远识,洞鉴古今,知国家之事,必至于斯乎?”
悦心娱目 清·郑燮《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》:“吾弟为文,须想春江之妙境,挹先辈之美词.令人悦心娱目,自尔利科名,厚福泽。”
十家连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