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裘负薪的成语故事


披裘负薪

拼音pī qiú fù xīn

基本解释裘:皮毛衣服。穿着裘褐,背着柴薪。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。

出处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书虚》:“吾当夏五月,披裘而薪,岂取金者哉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披裘负薪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披裘负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高抬贵手 元 范康《竹叶舟》第四折:“弟子愚眉肉眼,怎知道真仙下降,只望高抬贵手,与我拂除尘俗者。”
事不有余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娘儿俩先哭了个事不有余,大家劝住,他便忙着到祠堂行礼。”
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 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张而不弛,文武弗能也;弛而不张,文武弗为也。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也。”
白发丹心 《汉书 苏武传》记载苏武出使匈奴,被扣十九年,丹心一片,及还,须发皆白的故事。
河水不犯井水 鲁迅《从<春秋>与<自由谈>说起》:“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<春秋>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,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。”
内疚神明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30回:“许衡灭宋,死后犹不欲请谥立碑,盖内疚神明,无不惭德。”
终身之恶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孙林父违穆子之戒,故陷终身之恶。”
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 巴金《谈<秋>》:“她的确是一个‘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’的女人。”
临水登山 唐·杨炯《送并州旻上人诗序》:“况乎人生天地,岳镇东驱,良时美景,始云蒸电激,临水登山,忽风流而雨散。”
故交新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