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之死地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ì zhī sǐ dì
基本解释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。
出处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置之死地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置之死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扬镳分路 | 《隋书·高祖记》:“已诏使人,所在赈恤,扬镳分路,将遍四海,必令为朕耳目。” |
先斩后奏 | 《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》:“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:‘军中有犯令者,请先斩而后白。’” |
一无所长 |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9回:“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,胜未有所闻,是先生于文武一无所长也。” |
猿啼鹤怨 |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御淮》:“听得猿啼鹤怨,泪湿征袍如汗。” |
自作主张 | 元 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,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,将他只一刀哈喇了。” |
蹈锋饮血 | 清·吴敏树《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》:“公骤起乡闾,捐家室,誓徒旅,蹈锋饮血,其军最为雄健矣。” |
蹑蹻檐簦 | 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虞卿者,游说之士也。蹑蹻檐簦,说赵孝成王。”裴骃集解引徐广曰:“蹻,草履也。簦,长柄笠,音登。笠有柄者谓之簦。” |
各得其宜 | 《荀子·正论》:“圣王在上,图德而定次,量能而授官,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。” |
顺耳悦目 | |
嘉肴美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