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长黄池的成语故事


争长黄池

拼音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

基本解释长:年高,盟长;黄池:春秋地名,今河南省封丘西南。春秋时,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,吴、晋争为盟长。指比较高低,力争占据上风。

出处晋·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胜强楚于柏举,栖劲越于会稽。阙沟乎商鲁,争长于黄池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争长黄池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争长黄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超然自逸 汉·袁绍《与公孙瓒书》:“故为荐书恳恻,冀可改悔,而足下超然自逸,矜其威诈,谓天罔可吞,豪雄可灭。”
说是弄非 《解放日报》1943.1.23:“从‘老好人’薛××的眼里,以为大家又在说是弄非了。”
谊切苔岑 晋·郭璞《赠温峤》诗:“人亦有言,松竹有林,及余臭味,异苔同岑。”
冠上履下 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冠虽敝,必加于首;履虽新,必关于足。何者,上下之分也。”
仁言利溥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后汉光武二十》:“仁人之言,其利溥如此哉!”
虎咽狼餐 元·无名氏《耍孩儿·拘刷行院》:“虎咽狼餐胜似趁熟,酄得十分透。”
饱经世变 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三:“我这位表姊,本是家乡的名美人,现在他饱经世变,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。”
怀宝迷邦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怀其宝而迷其邦,可谓仁乎?”
严家饿隶 语出《晋书·王羲之传论》:“献之虽有父风,殊非新巧。观其字势,疏瘦如隆冬之枯树;览其笔踪,拘束若严家之饿隶。”
以偏盖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