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底龙蛇的成语故事


笔底龙蛇

拼音bǐ dǐ lóng shé

基本解释犹言笔走龙蛇。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
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一回:“闻公博学广记,笔底龙蛇,真才子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笔底龙蛇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笔底龙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路不拾遗 汉 贾谊《新书 先醒》:“百姓富,民恒一,路不拾遗,国无狱讼。”
鼎成龙去 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於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
分我杯羹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分我一杯羹。”
淫荒无度 汉·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诚淫荒无度,不知其不可也。”
羞人答答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楔子:“这小贱人倒会放刁,羞人答答的,怎生去。”
有口无行 《后汉书·史弼传》:“窃闻勃海王悝……外聚剽轻不逞之徒,内荒酒乐,出入无常,所与群居,皆有口无行,或家之弃子,或朝之斥臣。”
眉扬目展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宾白》:“同一话也,以尖新出之,则令人眉扬目展,有如闻所未闻。”
玉人吹箫
以诚相见
郎前白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