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言取祸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í yán qǔ huò
基本解释直:坦率、直爽;取:取得,引申为招致。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。
出处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直言取祸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直言取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林林总总 | 唐 柳宗元《贞符》:“惟人之初,总总而生,林林而群。” |
敬事不暇 | 《旧五代史·明宗纪》:“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,从荣诸王敬事不暇,独忌从珂威名,每于帝前屡言其短,巧作窥图,冀能倾陷。” |
善骑者堕 | 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夫善游者溺,善骑者堕,各以其所好,反自为祸。” |
针芥之合 | 清·方文《赠孟六玕明序》诗:“近前一语忽大笑,针芥之合良非轻。” |
掐尖落钞 | 元 武汉臣《老生儿》楔子:“与我一百两钞,着我那姐夫张郎与我,他从来有些掐尖落钞,我数一数……则八十两钞。” |
得寸得尺 | 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 |
兼人之勇 | 《汉书 韩信传》:“受辱于胯下,无兼人之勇,不足畏也。” |
俨乎其然 | 鲁迅《伪自由书·文学上的折扣》:“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,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。” |
大破大立 | |
穨云駃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