魂亡魄失的成语故事

拼音hún wáng pò shī
基本解释魂、魄:即迷信所说的灵魂。形容万分惊恐,不知所措;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。
出处汉·杨雄《羽猎赋》:“魂亡魄失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魂亡魄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魂亡魄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沦肌浃髓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不浸于肌肤,不浃于骨髓。” |
忍尤含垢 | 《后汉书·曹世叔妻传》:“有善莫名,有恶莫辞,忍辱含垢,常若畏惧,是谓卑弱下人也。” |
岩居穴处 | 语出《韩非子 诡使》:“而士有二心私学,岩居穴处,托伏深虑,大者非世,细者惑下。” |
春风风人,夏雨雨人 | 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管仲上车曰:‘嗟兹乎,我穷必矣!吾不能以春风风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穷必矣。’” |
游侠骑士 | |
菲衣恶食 | 《宋史·李韶传》:“九重菲衣恶食,卧薪尝胆,使上下改虑易听,然后可图。” |
磨乾轧坤 | 明·刘基《龙虎台赋》:“于赫龙虎之台,磨乾轧坤。” |
间于齐楚 | |
鹊驾银河 | |
一言不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