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于心应于手的成语故事

拼音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
基本解释得:获得,领悟;应:适应。领悟到要领,做起来顺手。形容功夫到家,心手相应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焉于其间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得于心应于手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得于心应于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拉人下水 | 钱宁《圣人》第26章:“他认为,阳虎诱之于利禄,手法不够精细。拉人下水,先要寻其短处。” |
摇头不算点头算 | 老舍《茶馆》:“你看,姑娘一过门,吃的是珍馐美味,穿的是绫罗绸缎,这不是造化吗?怎样,摇头不算点头算,来个干脆的!” |
匹夫之谅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甫嵩朱儁传论》:“故梁衍献规,山东联盟,而舍格天之大业,蹈匹夫之小谅,卒狼狈虎口,为智士笑。” |
赶鸭子上架 | 茹志鹃《高高的白杨树》:“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,要我去看看。这是硬赶鸭子上架,我向她解释,去看也是没用。” |
铿金戛玉 | 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一卷:“吾豫当初变时,一人起而左右北地,铿金戛玉,至今踔厉词坛。” |
全能全智 | 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:“它是‘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’的全能全智。” |
高名上姓 | |
瓜衍之赏 | |
蜣蜋转丸 | |
翦爪断发 |